托市价格 究竟是小麦市场的地板还是天花板?

   日期:2017-07-14     浏览:19    

六月精阳,小暑已过,“上蒸下煮”模式开启。与“蒸蒸日上”的气温不同,整个小麦市场购销活动目前正处于平缓期。山东地区下游面粉厂家新小麦收购高价在1.23-1.24元/斤的水平已经徘徊了大半个月的时间,在此期间仅部分前期偏低的价格小幅上调。

明明主产区六省份均已启动了托市收购,为何小麦价格仍如陷泥潭难有起色?托市收购价格将会成为小麦市场的地板还是天花板?这场拉锯战究竟还要持续多久?下面让我们逐一进行分析。

行情回顾

众所周知,今年新小麦上市之前,市场陈粮供应非常紧张,粮库纷纷轮换出库,导致粮库闲置仓容普遍相对充裕。待到2017年新小麦一上市,各地方储备粮库就开始积极补库,收购价格基本与1.18元/斤(三等)的托市收购价持平,部分甚至略高。同时,下游面粉厂家库存紧张,为维持开工并为后期生产加工做准备,积极争收。加上5月31日安徽托市收购启动,6月6日、7日河南、江苏和湖北三省亦相继启动,在国家政策的托底作用下,新小麦市场价格开始逐步向托市收购价格靠拢。

至6月中下旬,山东、河北两省的厂家收购价格已处于1.18-1.23元/斤的水平,个别高价甚至达到1.24元/斤。但是,随后两个多周的时间,小麦市场价格仿佛陷入了泥沼,一直徘徊不前。

小麦最低保护价政策已经连续启动12年,最低保护价连续上涨后呈现平稳的趋势。每个政策出台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使命,最低保护价当初是为了保护农民售粮收益,保障粮食种植面积,稳定粮食生产而设立的。最近几年看,政策效果较为明显,小麦市场价格已经在相对平稳的水平运行。因此小麦最低保护价既是保护农户售粮的地板价格,而当它的任务完成后,它又可能成为桎梏小麦市场的天花板价格。

现状分析

7月6日山东、河北启动托市收购预案,至此,主产六省小麦托市收购工作全面启动,但目前来看,对新小麦市场价格仅仅起到托底作用,并没有出现往年那样较为明显的提涨作用。相反,从另一角度来看,托市收购价格反倒成为了小麦市场价格的天花板。究其原因,不外乎以下几点。

首先,经过近一个月的积极收购,多数下游面粉厂家一改前期无米下锅的窘境,或多或少的都储备了一定的库存。手中有粮,心里不慌,再加上厂家仓容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,收购心态逐渐回归理性。

其次,目前正处于面粉行业传统淡季,天气炎热,下游经销商不愿意大量备货,厂家面粉走货迟缓,价格一再下调,开机负荷亦维持在极低的水平。需求偏弱,同样利空小麦市场价格。

再次,虽然目前市场散粮流通量偏低,农户惜售心理浓郁,厂家收购到厂量不大,但长远来看,今年新小麦丰收,市场质优粮源供应无虞,给厂家以心理支撑。

最后,多数地区厂家收购价已与托市收购价格持平,且收购标准方面相对宽松。原粮成本不低,厂家利润空间有限,加上前面几方面因素的制约,导致厂家价格提涨意向非常低。

后市展望

小麦价格想要上涨,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支撑:

首先,供应方面,其实这一因素目前已初步具备。前面提到过,目前农户惜售,粮点上货量低,多数出售前期库存为主,市场散粮流通量相对偏低。不过短期来看供应方面的利好与需求不佳两两相抵,小麦市场价格涨跌两难。

其次,需求方面,短期难有改观。不过,进入8月份,尤其是立秋之后,暑去凉来,天气逐渐开始凉爽,面粉利于存储。加上紧随其后的中秋、国庆等节日,面粉行业进入旺季,下游经销商备货模式开启。厂家开机将逐渐回升,需求增加,利好因素开始占据上风,小麦价格将摆脱泥潭,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。

从市场及政策等多方面来考虑,卓创建议粮商朋友们,短期内小麦上涨空间不大,可以随收随走运行为主;若手中有前期收购的库存,且仓容及资金方面压力不大,无需为玉米或大豆等作物腾仓的话,可适当等待,到8、9月份小麦价格上涨之时再行出售,以争取利润最大化。
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0相关评论
相关行情
推荐行情
点击排行

(c)2008-2025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
服务热线:13032656577 ICP备案号:冀ICP备2023002840号-1